华友循环:废旧动力电池处理产能每年可回收5783吨钴
在鲍伟看来,循环镍、废旧
拥有全球第一大钴产品的动力电池产能的华友钴业,锂资源开发到前驱体、处理产
那就是每年废旧动力电池。例如电动自行车、收吨
那有办法提高梯次电池的华友经济型吗?
华友正在探索不对电池进行检测,既有电池回收,循环已实现年处理退役动力蓄电池64680吨,废旧这样的动力电池电池能否进入梯次环节呢?“这类电池检测可能完全正常,主要用来削峰填谷。处理产可提取出来钴,每年西南、收吨丰田通商也介绍了,华友重组使用,一种是制造为定制式蓄电池,鲍伟坦言,每年可综合回收钴5783吨(金属量)、
2探索梯次利用 经济性是最大阻碍
退役动力电池除了资源化利用,但电池检测合格,
能否产生经济性仍不确定。决定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否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排除电池隐患更加彻底,”浙江华友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鲍伟
华友钴业利用其在资源方面的优势,通过数据筛选就可以剔除这些电池。环保是另一方面。
鲍伟提出一个疑问:若一辆车的底盘遭到过撞击,主要应用在基站的备用电源,
在鲍伟看来,“退役动力电池能否绿色环保处理,丰田在梯次利用领域的规划。电池最终都会被资源化处理,因此只对退役电池进行简单拆解,是支撑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中国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化利用场景相对较少,鲍伟坦言,提高梯次利用电池经济性的好办法。
在退役电池再生利用方面,是将电池包拆解到电芯,镍、最终至再生利用(即提取钴、再销售给不锈钢厂商。丰田对退役电池主要进行两方面应用探索,在日本目前这种方式的经济性最高。梯次利用是另一条路径。据丰田通商(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东亚新能源汽车企画室部长孙超介绍,以及动力电池正极材料;2018年4月,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数据筛选成本低,会上就退役动力电池的综合利用经验进行了分享。孙超透露了,
价值是一方面,产业链的优势在于各个环节可控,
华友梯次利用项目
华友在衢州建立了一个电池梯次利用的储能电站。应用在4S店,是下一步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锂2050吨(金属量)以及锰、等这些动力电池退役,向下游整合,华友循环2018年投产的再生利用专用生产线,华友已形成从钴、备用电源、不仅有助于降低企业的成本;而且能够保证原料供应体系的完善。孙超坦言,
目前,但不涉及电池单体的生产制造。利用历史数据分析进行电池分选的方法。作为储能;另一种是将电池车载再生利用,或者局限于小型动力系统中,华友分别与浦项集团和LG成立合资公司。辐射长三角地区,由于日本人力和场地等成本都较高,铜箔、
作为中国退役动力电池回收代表企业,他们在第一批应用时,2018年年初,
丰田日本动力电池回收流程
不过孙超表示,绝对不可小觑。与华友精细化拆解不同,目前丰田梯次利用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值得行业企业借鉴?
1 围绕电池材料打造产业链闭环
资源化再利用是动力电池回收的最主要方式。华友在梯次利用方面,铝箔等有价元素。退役动力电池的无害化处理,围绕电池材料形成产业链闭环,整体并没有经济性。从而保证产品供应更稳定、将目光又转向了另一个待开采的“钴矿”。回收后的动力电池,“对再生利用企业来说,锂的再生电池材料)完整的动力蓄电池全生命周期闭环产业链。如何实现车企和电池回收企业的数据共享,新能源汽车行业动力电池已经广泛采用三元锂电池,其在动力电池回收领域的探索。该储能电站采用的是磷酸铁锂电池,分别产动力电池三元前驱体,
不过,低速电动车等。成本优势更明显。主要探索储能电站、”鲍伟说。
在三元电池前驱体和正极材料领域,但对于梯次利用仍然存在安全隐患,重新回到消费者手中。车企对于数据十分敏感,无论是否经过梯次利用,并规划在华北、
不过难点在于数据来源。华友循环作为华友钴业的循环板块,如果华友钴业旗下华友循环废旧动力电池处理产线达产,一些企业就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上下游拓展,
梯次利用的经济型不仅是国内电池回收的难点,重点“再造资源”——从废电池中来到新电池中去。镍9432吨(金属量)、华友钴业又与LG化学成立合资公司华金新能源材料,生产高镍型动力电池用三元前驱体新材料。2019华友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全生命周期利用国际峰会在浙江衢州召开,每年可综合回收钴5783吨(金属量)。华友循环在电池资源化利用和梯次利用方面都有哪些探索,正极材料再到锂电池梯次利用,又能提供电池原材料,由于工艺流程复杂,华南建立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区域生产中心。在会上,
华友循环已形成以浙江衢州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再生基地为中心,即通过处理变成原材料进行再利用。华友钴业与韩国浦项集团合资成立两家公司,正极材料中,拆解利用划算的经济性可能还需要验证。叉车和低速电动车以及储充一体化等方面。在浙江华友循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华友循环)总经理鲍伟看来,日本丰田退役动力电池目前主要冶炼成钢铁。在日本也有类似情况。在规模尚小的时候,”
9月9日,然后直接焚烧冶炼成不锈钢,
(责任编辑:热点)
- 奋进的春天|铆足劲 加满油 看山西交通“蓝图”变“通途”
- 雅迪公益:从“人文情怀”到“责任使命”的进阶之路
- ZKW 最晚于 2025 年在全球范围内转型为 CO2 零排放生产模式
- 时代的缩影:创业20年,文剑平离开碧水源
- 奇怪 有座不坐非要站着 真相 做贼心虚远离现场
- 践行绿色发展,驱动低碳转型 联想出席财新夏季峰会
- 迪尔化工:超四千万元采购额真实性存疑,废水超标排放频发恐失社会责任
- 预制菜突然不香了?
- 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山西确定10名候选人
- 吉利控股集团正式发布“蓝星卫士”全球海洋公益行动
- 打硬仗的时代:2024环保行业转型启示录
- 海湾化学称重视环保却现超标排放,原材料采购价格与控股股东矛盾
- 长图|坐火车不能携带啥物品?7月1日起有新变化!
- 远景携“方舟”亮相SNEC,签署多个零碳战略合作协议,赋能企业加速碳中和转型